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到了郑家,绕过影壁,进垂花门,顺着甬道往正堂的方向走,门口的丫鬟打起布帘子,一个穿湖色袄子的妇人站了起来。
谢嘉琅踏进门槛。
进门短短的一段路,幼年时的种种一一从他脑海里划过。
郑观满面笑容,拉着他往前走,对妇人道:“姑母,你看,表弟都长得这么高了!”
郑氏笑了笑,神情略僵硬,仿佛是在犹豫该说什么,过了一会儿,脸上挤出几丝笑容:“都要认不出来了。”
她认不出谢嘉琅,谢嘉琅也认不出她了。
他未曾在母亲怀里撒过娇,总是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母亲,其实对母亲并不熟悉。
谢嘉琅朝郑氏行礼,郑氏要丫鬟看茶。
母子俩都坐下。
郑氏手里捏着帕子,一副如坐针毡的样子,看着谢嘉琅的目光很陌生,谢嘉琅也面无表情,疏冷淡漠。
郑观坐在谢嘉琅身边,代郑氏发问,对谢嘉琅嘘寒问暖,问他什么时候到的京师,在客栈住是否舒适,能不能习惯京师的口味。
谢嘉琅一一答了。
郑观能问的都问了,正堂很快安静下来。
“表弟中午留下吃饭吧,我叫灶房做几道安州菜!”
中午吃饭,郑氏不怎么开口,谢嘉琅也无话说,郑观搜肠刮肚找话题,一个人唾沫横飞。
饭毕,郑氏才像是反应过来了似的,叮嘱道:“你们表兄弟都要应考,平时应该多往来。”
郑观笑着应是。
谢嘉琅只是垂眸,告辞离去。
郑观送他出去,刚走到阶前,垂花门那头传来一阵说话声和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表哥,我母亲今天是不是在你这里?”
一道少年的声音传来,家丁簇拥着一个衣饰华贵的小公子走进庭院。
郑观脸色微变,正堂里的郑氏也吓了一跳,神色慌张。
小公子飞快往里走,一眼看到站在堂屋的郑氏,笑道:“母亲,你果然在这里!我今天要出门玩,过来找你讨一样东西!”
郑氏快步走出堂屋,步下石阶,强笑着问:“你要什么东西?我回去给你拿。”
一边说,一边拉住小公子的手臂,径直往外走。
“我要库房的钥匙!”小公子道,目光扫过立在石阶旁的谢嘉琅,回头端详他几眼,问,“母亲,他是谁?我怎么没见过?”
谢嘉琅沉默。
&nb sp; 郑观支支吾吾。
“你要去库房找什么?是不是又惦记你父亲那把铁弓?”
郑氏笑着问,岔开小公子的心思,拉着小公子走出庭院,没有回头。
谢嘉琅站在阶前,看着郑氏和小公子走远。
郑观尴尬地朝他一笑,叹口气,“表弟,你不要介意,姑母有她的难处,她是继室,在赵家要事事小心谨慎。”
谢嘉琅未作声,走下石阶,告辞离开。
郑氏和小公子还在门口,小公子闹着要骑马出城玩,郑氏苦劝他多带几个人,别跑远,现在城外的积雪还是几尺厚,有些地方的雪很松软,没有冻结实。
小公子敷衍地应一声,又问:“刚才那位眼生的郎君是什么亲戚?那一身气度,比教我读书的老师还威严!”
“他……他是安州的一个远房侄儿。”郑氏小声答。
车轮轧过雪地,吱嘎吱嘎响。
郑氏和赵家小公子的车马走远了。
谢嘉琅从门后走出,郑观从后面追上来,要送他回客栈,他摇头,“我还想去北街逛逛书肆,表兄留步,不必送了。”
他留下礼物,去了北街。
京师人文荟萃,写书、刻书、看书的都多,官刻和私刻都很发达。
他买了几本新书,就在书肆里坐着翻看,不觉间已是垂暮之时,门外又下起了雪。
雪花飘飘洒洒,谢嘉琅提着书,冒雪步行回客栈,长靴踩在雪地上,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。
他一个人慢慢走着,肩头落满雪花。
回到客栈,夜已深了,火塘的炭火只剩发白的灰烬。
谢嘉琅走上二楼,推开门,放下书,脱下长靴,抬眸。
房里点了灯。
一室昏黄的晕光,一道身影背对着门口,盘腿坐在软榻上,身上裹了厚厚的被子,只露出脑袋,乌黑浓密的长发披散而下,烛火晃动,发丝间闪动着黑亮的光泽。
谢嘉琅呆住了。
冰凉的夜风从敞开的门口涌进室内,吹拂小娘子的长发,她似乎觉得冷了,发出一声浅浅的低吟。
谢嘉琅恍然回过神,反手合上房门,一步一步走到软榻前。
离得近了,一股清淡的桂花香气钻入肺腑。
谢嘉琅站在软榻前,垂眸,凝视着趴在案几上睡着的小娘子。
她一手拽着被子,一手伸出来,压在算盘上,小脸枕着自己的胳膊,眼睛闭着,烛光从卷翘的